当泰国空军在泰柬边境冲突中首次将JAS-39鹰狮战机投入实战时,或许未曾料到这场“胜利”会成为撬动国际军贸格局的支点。据亚洲防务安全2023年8月报道,泰国空军出动JAS-39C/D战机对柬埔寨军队目标实施精确打击,虽取得战术优势,却意外触发瑞典对战机出口政策的强硬转向——瑞典外交大臣玛丽亚·马尔默·施泰纳加德公开拒绝泰国增购JAS-39C/D的请求,并暗示将严格限制战机用于“进攻性作战”。这一表态不仅让泰国已签署的5.96亿美元4架JAS-39E/F订单蒙上阴影,更将泰国空军推向了装备体系重构的十字路口。
瑞典“卡脖子”:中立国武器出口的道德困境
泰国对JAS-39战机的依赖源于其“中立技术”的定位。作为非北约成员国,泰国长期试图通过采购瑞典装备摆脱美制武器的政治束缚。JAS-39E/F战机不仅具备西方四代半战机的典型性能,其配套的萨博340预警机和数据链系统更能与泰国现有防空体系无缝对接。然而,瑞典此次的强硬表态暴露了中立国武器出口的深层矛盾:当购买方将装备用于实战反击时,供应商是否应承担道德责任?
展开剩余75%从商业逻辑看,瑞典的决策堪称“自杀式”操作。JAS-39系列战机全球订单本就有限,菲律宾、捷克等潜在客户正密切关注泰国事件进展。若瑞典坚持将战机使用场景与政治立场挂钩,其“中立技术供应商”的人设将彻底崩塌。更讽刺的是,泰国空军批准的8月订单本被视为JAS-39E/F打开东南亚市场的关键突破,如今却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——没有国家愿意花费1亿美元购买一架“只能防御不能反击”的战机。
但瑞典的焦虑也情有可原。俄乌冲突中,西方武器流入战场已引发多国对军贸风险的重新评估。瑞典若放任JAS-39参与边境冲突,可能被视为对地区稳定的干预,进而影响其外交中立性。这种两难困境,本质上是小国在大国博弈夹缝中求生存的缩影。
美制战机的“隐形枷锁”:F-16V的甜蜜陷阱
面对瑞典的“断供”,泰国空军迅速将目光转向美国F-16V战机。作为F-16系列的终极改进型,F-16V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(AESA)和先进航电系统,其战斗力确实远超泰国现役的34年机龄F-16A/B。然而,美国开出的条件堪称“霸权式交易”:每架F-16V需接受美军人员驻场监管,从导弹库存到飞行数据均需实时共享,甚至可能要求泰国放弃部分空域自主权。
这种“技术殖民”模式对泰国而言绝非新鲜事。20世纪80年代,泰国采购F-16A/B时便已签署类似协议,导致战机升级受制于美国对外军售(FMS)流程,至今仍无法发射AIM-120C中距空空导弹。更关键的是,F-16V单价接近2亿美元,是JAS-39E/F的两倍,且交付周期长达5年。对于急需替换老旧战机的泰国空军而言,这无疑是一场“时间与金钱的双重豪赌”。
美国的算盘更为精妙:通过绑定战机销售与地缘政治忠诚,将泰国纳入其“印太战略”的防空网络。一旦泰国接受条件,其空军将彻底沦为美国亚太军事体系的“前端节点”,丧失战略自主性。这种“以战机换安全”的模式,与瑞典的“中立技术”形成鲜明对比,也让泰国陷入“选边站”的困境。
中国歼-10CE:破局者的机遇与挑战
当泰国空军在美瑞之间左右为难时,中国的歼-10CE战机悄然成为“第三条道路”。这款基于歼-10C改进的外贸型战机,不仅配备霹雳-15远程空空导弹和先进有源相控阵雷达,更在“金头盔”演习中创下对苏-27/30战机“百战百胜”的战绩——而这两款战机正是泰国空军面临的主要威胁。
更关键的是,中国军贸模式强调“体系化输出”与“主权尊重”。泰国若采购歼-10CE,可同步引进空警-500预警机、数据链系统和指挥控制中心,快速构建独立于美瑞的防空体系。这种“交钥匙工程”对泰国极具吸引力:其一,歼-10CE单价约6000万美元,仅为F-16V的三分之一,且中国承诺提供现货交付;其二,泰国陆军、海军已长期使用中国装备,体系兼容性优势明显;其三,中国军贸从不附加政治条件,这一点在巴基斯坦、缅甸等国的采购案例中已得到验证。
然而,泰国空军采购歼-10CE仍需跨越三道坎:一是打破“美制装备依赖症”,泰国空军高层中不乏亲美派;二是验证战机实战性能,尽管歼-10CE有击落四代半战机的战绩,但泰国需亲眼见证;三是应对地区政治压力,越南等国可能将此视为中国扩大影响力的信号。
对于此事件,你有什么想说的?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加关注。
注:文中插图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删除。
发布于:吉林省股票配资相关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